《月亮与六便士》主动与被动

2022-03-18 阅读时间 4 分钟 共 1803 字

读这本书的人,应该都听过这句话“满地都是六便士,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。”。

读完后,发现书中并没有这句话,甚至没有任何有关月亮或六便士的描述。

经过搜索,发现这句话其实是一位中国读者写的读后感,“另一个高度”中的一句话。

但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书中想表达的意思,甚至误导了我读书之前预期。读书之前看到了这句话,我以为这本书是讲,主人公为了追求梦想,抵抗来自外界物质的诱惑,经历重重困难,最后得愿以尝的故事,但并不是。

这本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写,书中的“我”是一个作家(后续简称作家),书的内容是对查尔斯 斯特里克兰德(后续简称查尔斯)事际的回忆,当然这两个角色都是虚构的,作家并不是本书的作者毛姆。

主动还是被动

这本书和一般的追求梦想的故事,最大的不同我认为在于主人公的动机,一般的故事中,主人公可能因为一些事,在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,然后一生为了这个梦想而拼搏,去追求,经历各种困难,体现主人公的坚韧的性格,和成功追求梦想的幸福,以次激励读者去追求自己的幸福。这种动机是主动的,是自己主观上想要,所以去追求。

而本书中查尔斯,给人感觉恰恰相反,他像是因为别的原因,被动的,不得不去追求画画。作家问查尔斯为什么抛弃一切,非要画画,查尔斯的回答是:“我必须画画,我控制不了我自己。一个人要是掉进了水里,他只能不停地游、游上岸,不然他就得淹死。”,查尔斯用的是“必须”,而不是“我想要”。

刚读的时候,没有太大的感受。就像是一个自私的人,做自己想做的事,也会说我必须要这样的句式,但是后面发现并不是这样的,查尔斯是真的“必须画画”,作家的描述是“像被恶魔附身”、“有股神秘强大的力量控制了他”,这并不是一种夸张的描述方式,书种描述另外两个人也有类似的描述,其中一个医生,马上就要升职,过上前途光明的日子,却因为一次旅行,突然决定要在旅行的地方定居,自己之前好像来过这里,这里才是自己的家,于是放弃了光明前途,过上了外人看来无必糟糕的日子,但他本人却很开心,也从不后悔。作家对医生的描述是“他被一种莫名的感觉擒住了”,也是一种被动。

所以,我觉得这本书并不是一本鼓励读者,去追求自己想出来的梦想,而是希望大家去发现自己内心深处“必须”要做的事。

可能你现在正在上班,每天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,觉得毫无激情,因此给自己想出了一个梦想,要做一个旅行家或者叫探险者,然后辞职去各地旅游探险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我很怀疑,你是否能接受这个旅途中出现的各种困难,因为你的这个选择,只是想要避免无聊,过更刺激有趣的生活,但这只是假想出来的快乐,也许遇到接连不断的困难后,你会回去继续上班,觉得舒适比激情更重要。

当然也不是说没要找到自己“必须”要做的事,就得接受自己现在的生活,这时要做的是多发现、多感受,去了解不同的地方,了解不同的领域,也许我们能像那个医生一样,突然某天在某个地方,一声惊雷,被一种莫名的感觉擒住了。

查尔斯是个渣男吗

以我目前的观念来说,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,查尔斯抛弃了自己的家庭,破坏别人的家庭,甚至导致了别人妻子的死亡,而且他还觉得这和自己没什么关系,甚至说出对自己老婆、孩子“没有特殊的感情”的话,这样的自私、不负责,甚至渣男这词,都不足形容他的差。

但按作家的描述,他是被某种力量控制的,这就不能说他是自私的。但这并不能当作他做这些恶劣事情的理由,就像一个悖论:

上帝是造物主,是万能的,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在上帝的安排下进行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杀人犯就不该被判罪,因为这是上帝的安排,而且上帝知道他会杀人,却没有阻拦,这说明这是上帝默许发生的,因此更不能给他判罪,否则就是质疑上帝的安排。

这个悖论肯定不能被接受。法官可以说,判你有罪也是上帝的安排。

但是,指责查尔斯是不解决问题的,如果一个人在追求自己“必须”要的事的时候,遇到各种困难,社会关系上的,道德上的,这时该怎么处理呢?

可能作者在这样写的目的,是想鼓励读者,遇到自己一定要实现的梦想的时候,就要不顾一切,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,不考虑其他人想法,一切都是为了实现那个梦想。

像查尔斯那样不顾一切的做法,我目前不能接受,也做不出来。

我能想到比较好的方法,可能只有让自己尽可能年轻的时候去发现自己“必须”要做的事吧,在自己社会关系尽可能简单的时候,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对别人的影响,至于道德上的问题,自己是可以控制的,不会影响到别人。

总之,我的观点就是,你可以做想做的事,但不要影响到别人。